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回首2011年中国金融市场,我想最重要的发展应该是银行理财产品市场。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有两个亮点:一是规模增长迅速。截至今年11月末,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数量已经达到18777款,是2010年全年的1.8倍;余额3.3万亿,比2010年年底的1.9万亿增长了74%。第二个特点是利率市场化。SHIBOR成为理财市场的重要参照指标,市场影响力显著提高。SHIBOR本来是设计用来反映银行间拆放利率的指标,却意外成了零售市场的指标,这恐怕是设计者所未料到的。
  从法律角度看,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很难说已经真正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隔离,市场更倾向于把它作为一个银行存款替代产品来交易。因此,理财产品的利率实际上是一个零售市场存款利率。从可以获得的数据分析,9月份银行对非金融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8.06%,当时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利率大约在6%,利差2%左右。而当时贷款利率和1年期存款利率的利差高达4.56%。理财产品把存贷款利差压缩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
  正是由于理财产品的利率更加贴近市场,所以起到了引导资金流向、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效率的作用。在理财产品的挤压下,股票、股票型基金、投资类保险产品吸引力下降,市场萎缩,使社会投资趋于更加理性。
  推动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银行存款利率不抵通货膨胀,二是商业银行监管套利的需要和竞争压力所致。从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看,如果存款利率能够市场化,作为存款替代品的理财产品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只要存款利率的管制存在,市场就有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更何况目前3万亿多一点的理财产品和80万亿存款比只占很低的比例。
  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给监管带来了挑战,特别是理财产品资产和负债期限错配给银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最近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停止发行期限一个月内的理财产品,反映了他的担心。但是,对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应当辨证地看。理财产品实质上没有出表,把它放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看,它可能并非是银行流动性风险敞口扩大的罪魁祸首。更何况一些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的资金原本就是来自客户的活期帐户、股票保证金帐户。对这部分资金来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反而有助于降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从审慎监管考虑,在计量银行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时把理财产品纳入计算也许更接近实际情况。
  展望明年,政府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仍将比较紧张,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需求仍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在。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已经着手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监管,理财市场发展面临一些政策上的不确定性。从今年的高速发展转为稳步发展也许是明年理财市场的基本态势。
 

话题:



0

推荐

坐井观天下

坐井观天下

16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使思想获得生命的,是具有不同知识和不同见解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作 用。理性的成长就是一个以这种差异的存在为基础的社会过程。

文章